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吴晶)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25日在京召开,就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新的工作部署。
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何内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职业院校如何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针对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对接现代产业需求
记者:在您看来,现代职教体系应具有哪些特点?
鲁昕: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学校和专业基本标准,改革课程和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此,我们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首批100个国际水准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开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完善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还遴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公布362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当前,通过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举办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分类制订相关行业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并完善行业合作机制,以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我们正在形成密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并在逐步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学生多样化入学“六条路”
记者:学生能否从现代职教体系中受益?
鲁昕: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要让受教育者受益,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为此开展了多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六条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机会。学生入学后,要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优质的职业教育,因此国家启动了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职业教育联盟等相关领域的试点和试验区改革。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保持较高就业率正是深化改革取得成效的体现。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广大年轻人打开成才大门。
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记者: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在哪里?
鲁昕: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关键环节。2013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三是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宣传,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和近百所地方高校自愿报名参与。
加快探索先行先试
记者:2014年职业教育改革主要有哪些部署?
鲁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要抓的工作很多,主要有:一是抓紧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修订《职教法》已列入计划,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二是由省级政府统筹,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遴选一批行业背景较为突出的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通过课程体系相互对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三是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重点推动中高职课程衔接和学制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发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指导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五是组织开展国家和省两级本科院校转型试点,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六是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标准体系。七是鼓励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系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还要从职业教育关键制度建设入手,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继续实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形成职业教育日常管理规范;组织修订职业教育公共课程国家规划教材试点,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对接社会需求情况第三方评估,继续扎实做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
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记者:近年来行业企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热情很高,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鼓励政策?
鲁昕:今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同时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
中国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去”
记者:从长远看,我国职业教育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鲁昕:职业教育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中国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去”,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我们将继续实施中德、中英、中荷等合作项目,推动中美、中澳、中非、中国-南美高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开展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基会等的相关合作项目。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向高水平的国际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创造更多人才红利,为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国家竞争实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摘自新华网,201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