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生态环境正在慢慢发生改变,一些高校开设网络课程(以下简称“网课”),在线教育模式已悄悄进入高校。
“我们学校很多选修课程都是网课,但是大都监管不严,虽然课程网站设置了看别的网页视频就会自动停止的程序,但同学们仍旧可以把网课视频当作背景音聊QQ。”广西某大学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网课这种新模式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无人监督为大学生逃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针对大学生上网课逃课现象,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了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只有21.74%的大学生表示“每次都会认真听课”,34.78%的大学生“开着上课网页做别的事”,有10.87%的大学生甚至会找人代上网课或用代码破解网站。
大学生逃网课“招数”多
“我们都是在期末考试前连续几天把一个学期要上的网课‘挂’完,‘挂课’就是开着课程网页,该看电视剧依然看。”张平(化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是甘肃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
“我们学校的网课是通过非校内网的第三方平台登录学习,以前网站不是很先进,我们就通过一些软件刷课。”据张平介绍,现在这个第三方平台进行了更新升级,不能刷课了。她说:“不过我们已经研究出技巧了,把两个视频同时放在电脑桌面上,把电影视频叠加在课程视频上面,只要鼠标仍放在课程视频上,就可以‘畅通无阻’。”
陈小伟(化名)来自贵州一所高校,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选择的网课还挺喜欢,一般都会听,不过有时自己有事儿听不了,就会找关系好的哥们儿帮忙‘挂’。”
学生有找人代“挂课”的需求,自然就有投机分子利用网课的尴尬状态从中牟利。一家名为“王小弟代刷”的网店店员透露,他们是“纯手工代刷,团队在自己专门的机房合作,不必担心被抓”。
据了解,15个课时标价9元,平均一课时大约0.6元,顾客只需提供上课账号、密码、学校,保证一个星期以内就可以刷完。但很多像他们一样的淘宝商显示销售量为零,并且没有充分的店铺信息,采访后得知是因为发布的“商品”信息违规被迫删除,只好不断反复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不乏学生自己开的网店。一家名为“超星泛雅中山店”的店主透露,这家店只有他一个人运营,也只服务于本校。
大学生对网课评价不一
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中,58.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正在上的网课“形式单一,没有互动,很无趣”。
“如果学校网课丰富性、趣味性更强一点,比如多引进一些名师的课程,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我还是很愿意观看的。”重庆邮电大学的张强(化名)说。
除此之外,一些学校为了监督学生完成网课学习,只能使用一些高强制性的技术,比如四川一所高校的网课就要求学生必须每5分钟输入一次验证码确保在场,“这种变相点名的形式让许多学生感觉不满。”方齐(化名)说。
深圳大学较早开设了全校网课公选,并将其与学分挂钩,它的授课模式亦逐渐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可。其成绩考核标准主要有观看视频、课程测验、访问数、在讨论区发言及在线考试。其中讨论区的发言是面向全体选课学生开放,老师的回答也会在上面显示。“由于学校的课程较为丰富,互动做得挺好,同学们也都表示欢迎。”深圳大学的李艳告诉记者,“其实即使面授也有同学会逃课,是否按时完成课程任务还是靠自觉。华南师范大学传播系曾经做过“翻转课堂”的实验。这是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即课前通过线上完成相关预习工作,课堂上老师担任“领路人”的角色,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更多的是进行答疑。“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模式仍面临巨大挑战,毕竟学生精力有限,这种‘线上+线下’的模式无疑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压力。”该实验团队的一名学生说。
网课需改革,面授不可替代
与传统的网课不同,一种理想课堂重现的慕课在部分高校盛行。慕课是近几年涌现出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将动画、实景演示、访谈等形式直观地在教学视频中还原,而且可以在线上与上万名学习者共同交流。
“慕课的学习体验还是很不错的。”江亮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目前学校里还没有开设和学分挂钩的网课,但他会利用空闲时间上慕课自学AI、PS等电脑操作软件。
尽管如此,安徽某高校的姜玥(化名)仍表示:“虽然网络这么发达,但我还是更喜欢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现场讲课。”
“现在大部分网课内容可能比较枯燥,一般都是录制一位老师在课堂讲课的内容,也就是传统课堂重放,所以干货不是很多,形式也不吸引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读博士华子荀说。他建议,网课的开发者需要提高一个意识,即参与式的课程设计。“让课程教育的相关者,如老师、学生等全部参与教学环节,课程目标的设定可以征询学生意见,课程内容录制让学生来协助,互动环节也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徐朝军认为,“网课定位应该是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线虚拟沟通的形式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不可能完全代替面对面沟通,人与人面对面的眼神和内心交流,是互联世界很难做到的。但是,网课作为一种课后资源的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教育应该是线上和线下两者互相结合。”(四川师范大学 毛兰芳 华南农业大学 袁洁瑚 本报记者 范雪)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16日12 版